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政协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33号提案的
答 复
发布日期:2020-09-21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施正明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在线新经济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线新经济作为新的经济模式,是数字经济的主要形式,具有在线、智能、交互、跨界等新的特征,它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深度融合,创造出了企业新供给、消费者新需求和经济新增长等模式。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出现负增长,但二季度已由负转正,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其中新动能领域保持较快增长。这不仅显示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而且催生了在线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的逆势增长。同时,在线新经济也正在改造着嘉兴的现代生产制造(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电商零售、在线金融服务、在线展览展示、在线研发设计)和生活性服务业(在线教育、在线文娱、在线医疗、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远程办公)。

一、我市推动在线新经济发展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

我市深入推进“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7年,全市城(省)域网出口带宽已达4200 Gbps;互联网用户数746.7 万户,同比增长14.1%;实现了百兆家庭光纤宽带、4G网络、重点公共场所免费WIFI“三个全覆盖”,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乌镇通信网络水平位居国内乡镇第一。全市固定网络平均速率达到80Mbps,全市移动下载速率达到40Mbps,分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1倍。2018年我市出台《嘉兴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快建设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今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嘉兴市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导则(试行)》《嘉兴市区通信基站布点规划修编(5G 2019-2025)》《嘉兴市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有力有序推进5G基站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5G基站累计建成4047个,其中今年新增交付1830个,5G基站入网开通率80%左右,入网开通率居全省第二后,实现嘉兴市区、县(市)主城区、镇(街道)中心区和重点场景5G网络全覆盖。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为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工厂建设

2013年开始,持续开展“机器换人”行动计划,在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行“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2013-2017年,全市累计实施“机器换人”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9647个、技改投资2825亿。在此基础上,2017年又启动了“智能化改造”行动计划,即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的智能化技术改造。结合我市汽配、五金机械、化工、印染、造纸、服装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初步建成了巨石、加西贝拉、科博达、佳利电子、福莱特玻璃、富通通信技术、嘉兴石化等一批企业智能化示范项目和数字化车间。2020年1-6月,全市共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534个,完成投资140.6亿元,其中麒盛科技智能床、浙江宇视科技智能制造等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新增购置工业机器人1444台。预计到2021年,建成10个智能工厂、100个数字车间项目,完成技改投资1000亿,在役机器人累计突破1.8万台。2019年,我市获评省级流程型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3个、离散型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9个,获评项目数居全省前列。

(三)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涌现

今年,我市制定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的意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我市的十大主要任务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G+工业互联网”项目培育计划。由市级部门和科研院校抽调专人组建9个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服务指导组,为各县市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服务和技术支撑。切实加大对传统特色产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支持力度,培育形成了“毛衫汇”“袜之源”“经编云”“智慧化工园区”等行业应用平台,带动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供需对接、集成供应链、产业电商、众包众筹等创新型应用,实现数据驱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其中,“毛衫汇”平台自上线以来,线上市场毛衫交易总金额已达1亿多元,实现了设计上平台、销售上平台、服务上平台,成为全国毛衫行业最大的设计资源整合平台、专业毛衫网上交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体企业市场平台。目前,我市已形成比较成熟的行业应用平台10多个,今年上半年还组织推荐“智慧化工园区”“经编云”“毛衫汇”三个平台项目为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候选项目。

扎实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加速智力、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聚集与共享,催生了大量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如,巨石集团、新凤呜、科博达等企业通过自动化改造、数字化提升、网络化集成,推进数字化车间建设;梦天木门、索菲亚衣柜等木业企业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亚特电器、佳乐科仪等企业通过远程在线监测、诊断和维护,实现服务型制造;加西贝拉、金元亚麻等企业通过企业内部和上下游供应链的协同生产和管理,实现协同化制造。截至目前,全市累计51家企业被列为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试点单位,总数列全省第一。

(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速发展

我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杭州,其他地市占比不到百分之一。我市对纳入省经信监测平台的18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行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实现27.9亿元,同比增长28.31%,利润总额6.3亿元,同比增长25.24%。我市2项软件产品(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的“蓝鸽物联网管控中心软件V6.0”和浙江航天恒嘉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化工园区监管的物联网平台V1.0”)入围2020年浙江省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指导目录。加强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嘉兴科技城、中国电科乌镇基地、嘉兴经开区智创园、秀洲桃园数字小镇、杭海数字新城等信息服务产业平台建设,加快“阿里云创新中心(嘉善)”建设。创建市、省、国家级示范企业(平台)分别达50家、30家、3家。力争规上信息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5%以上。

(五)大力推动数字商贸持续快速发展

我市深化传统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支持企业上云和以移动支付、数字地图、数字终端作为入口,推动线上线下双向融合。鼓励综合体、商品市场、大中型商场、超市、连锁店和其他生活服务业场所进行“人、货、场”云化改造,支持各类小店借助数字终端产品推进数字化。鼓励知名和重点电商平台(企业)拓展线下实体经营,提升消费体验。鼓励各类商家入驻生活服务和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商业网点数字化升级。培育壮大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加快推进“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网上市场”等数字生活新服务一期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跨境零售进口,出台《关于促进中国(嘉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嘉政办发〔2020〕42号),引导支持出口企业拓展内销网络市场。推动千企联动线上线下融合促千亿消费,积极筹划、开展“云端商贸”、“嘉兴浙播季”等专项活动,市、县区联动,分行业、分企业开展直播促消费活动,全力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仅5月份,全市开展直播专项行动15场,参与企业近100家,成交订单数32.7万单,成交金额9029.2万元。今年,我市还举办了嘉品汇-嘉兴云购物节,发放商超、餐饮、汽车、健身、通信等六大类行业消费券,发放消费券350万份、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19.5亿元,间接带动消费60亿元以上。

(六)全面推行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

我市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包括政府数据开放平台、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市民服务平台等子平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目前对外开放数据156578条,包括经贸工商、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社会民生、医疗卫生、文化休闲、机构团体和信用服务等8个方面。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已接入全市各类预警信息,可以针对不同级别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应急广播、应急机顶盒、“我的嘉兴”APP等渠道向市民实时发布预警信息。市民服务平台--“我的嘉兴”APP,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在嘉兴只装一个 APP,只扫一个二维码”为目标,通过开放城市运行数据,构建智慧嘉兴城市级应用的统一入口,让市民生活办事不断便捷、高效。市民服务平台可进行市民卡充值、市民卡在线申领、查看每天菜场的菜价、医院预约挂号候诊叫号、查询就诊体检报告、查询社保医保信息、查询实时公交路线及到站情况、南湖景区语音导览、全市域图书借阅、免费在线法律援助等多项功能。目前我的嘉兴APP累计注册用户数近452万人,涉及市民生活、健康、社保、旅游、教育、政务、文化、社区等信息等8大类共计159项服务,累计为市民提供查询、预约等服务278万次。

(七)在线文娱、医疗、科研等其他方面

在疫情应对期间,线上零售、软件开发、在线教育、网上会议等信息服务需求大幅增加,为在线新经济开启了新的上升通道。一季度,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2.86亿元,增长15.8%,高出全市规上服务业26个百分点,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类企业的营收增长高达102.1%。规上科技服务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1.9%。如医疗行业,线上诊疗、无接触购药、在线医保报销等互联网医疗模式受到居民追捧;线上新零售如“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热度也不断攀升。

二、我市在线新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浙江省目前还未出台关于在线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整体规划。省内各地市,除温州外也都未出台相关政策。温州由温州市发改委牵头,于7月底起草并出台了《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我市目前仍处于各部门条线分别推进的阶段,没有整合成一套发展规划,也缺乏相关行业的综合数据监测。

(二)缺乏行业龙头企业和区域级平台

目前,我市在线新经济主要驱动力是创业型企业,他们很有热情,灵活度也高,但整个产业缺乏阿里、滴滴这样的大企业,缺乏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带动效应。与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嘉兴的中介服务、投融资等商业化环节活力不足,民营资本不够雄厚,传统大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强,很难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培育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无法满足传统经济领域转型线上新经济的需求。拿工业互联网举例,我市近年来大力推进机器换人、智能工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出现了纺织、经编、服装、箱包等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但仍未有区域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众多中小企业因为制造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管理的极度个性化,在数字化改造时只能接受低成本、单环节、小数据量的改进,便需要有一个区域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来整合生产制造的数据,对接软件信息服务公司和企业间的供需,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效率。

(三)创业创新氛围不足,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嘉兴地理位置优越,但周边大城市对人才的虹吸效应也一直是产业发展的难题。在线新经济是一个年轻的产业,从业人员普遍年轻。不少政府和企业引进的软件、电商等行业人才,因为城市缺少休闲氛围最后仍旧选择去了大城市。嘉兴不仅极度缺乏软件、信息、机械自动化等专业人才,创业创新氛围也远不如周边大城市。各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器迫于考核的压力,对创业项目要求极高,只热衷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对电商、文娱、智慧民生等领域的项目接受度普遍不高。

三、下一步思路和工作举措

(一)研究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我市在线新经济发展指导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在线教育、医疗健康等在线新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瓶颈,强化产业创新协调机制,发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市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等的统筹协调功能,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跨部门、跨层级合力推进解决问题的力度,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二)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

  贯彻落实《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嘉兴新制造“555”行动的若干意见》(嘉政发〔2020〕8 号),打造“555”制造业现代产业体系,即打造5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世界级现代纺织、国家级新能源、长三角区域级化工新材料和省级汽车制造、智能家居),培育5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氢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形成5条标志性特色产业链(重点打造时尚链和新能源链2个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数字链、绿色链、健康链3个智慧特色产业链),切实推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长三角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数字经济高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地。

(三)招大引强打造技术服务基础平台

加快引进国内知名大企业,建立创新研究中心,为我市在线新经济各领域提供技术服务,打造区域级综合型平台。嘉兴市政府已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创建南湖研究院,以嘉兴南湖为核心基地,将中电科全国多个院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以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为目标,建设成中国电子科技创新体系布局的关键战略支点和创新特区。嘉兴市政府与中控集团合作创建的中控嘉兴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正在筹建中,将构建统筹化的市级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我市还拟与阿里合作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全市各大产业集群,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产业链整合服务。

(四)加大政策扶持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开拓市场、提高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在线新经济发展。加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生产性服务业等政策力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在线新经济示范企业认定标准,列入专项资金政策的资助范围内,将目前已执行的省市区各级财政、发改、经信、商务、科技、国土、组织人事、工商行政等各部门政策,嫁接到在线新经济产业。

(五)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探索适用于新业态新模式“沙盒”监管措施,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均应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创新新型跨界产品和服务审批制度,市、区联合开展试点示范,本着鼓励创新的原则,分领域制定监管规则和标准,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新业态发展留足空间。探索扩大免罚清单等容错监管方式。健全完善政府支持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加大对在线新经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