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大政协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7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1-10-26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陈子强、戴成英、 沈自洪、杨晓、 张晓东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双循环格局下,规上中小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经济繁荣发展,一头连着社会就业稳定。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以来,我市聚焦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

一、推动生产方式转变

一是推动集约化发展。出台《关于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力争用2年时间,以“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推进机制,推动高耗能、高排放和低产出企业全面整治提升,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亩均税收提高15%以上。今年860家“两高一低”企业整治任务已下达至各县(市、区)。二是推动智能化改造。近年来,我们不断推动智能化改造的模式创新、体系创新,营造多元化的智能化改造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市在役工业机器人达16520台。今年我市将继续深入开展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按照“一个行业+一批服务商+一批示范企业+一个行业级智能制造平台+一个专项保障机制”的“五个一”新模式,推动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全覆盖、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改造和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全覆盖。三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今年,我市出台了《嘉兴市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2年)》,实施平台提质、数字赋智、生态增能和服务创优四大工程,其中提出在化工、化纤等本地优势产业中,建成10个以上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支持本地行业龙头企业与知名工业互联网公司合作,以企业平台为依托,向上下游延伸,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四是推动绿色化转型。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对绿色化技术改造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助力度,激发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1个,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绿色工厂18家,省级绿色工厂7家。今年,我市进一步抢抓碳达峰的历史机遇,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目前正在谋划制定《嘉兴市制造业绿色转型行动方案》,全力推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发展。

二、推进管理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从2017年开始实施企业股改上市行动计划,全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截至2021年4月底,累计新增股份公司2718家。2020年,我们启动实施上市“100”专项行动,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按照“孵化一批、招引一批、股改一批、报审一批、上市一批、并购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构筑可持续的企业上市全周期梯队。二是推动品牌标准提升。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通过“品字标”高质量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美誉度和附加值。对积极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先进标准制修订、参与“品字标”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中小型企业在资金补助、要素资源分配上给予一定倾斜,修订《嘉兴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及《嘉兴市市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实施细则》,增设提名奖、创新奖等奖项,扩大中小型企业进入现场评审的比例,引导中小型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三是推动企业管理对标。目前我市正在谋划制定《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按照中小企业对标省管理标杆企业的原则,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基础管理规范基本普及。通过努力,我市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瞪羚企业75家、领军企业6家、雄鹰企业13家、隐形冠军企业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放水养鱼”培育企业317家。对于瞪羚企业和“放水养鱼”培育企业,均有较大力度大扶持政策,分别是“瞪羚企业”在培育期内,完成年度培育目标的,按其地方贡献超上年度30%以上部分,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放水养鱼”培育企业在培育期内,完成年度培育目标的,比上年度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市级留成部分,全额予以支持。

三、支持创新发展

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育方面,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硕博倍增计划”、和人才房票政策。瞄准青年人才群体,围绕“引育留用”全周期推出10条举措,截至2020年底,全市引进大学生10.8万名、硕博人才5655名。在技能人才方面,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嘉兴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目标打造一支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新时代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在新生代企业家培育方面,出台了《嘉兴市新生代企业家青蓝接力计划2021-2025)》,开展新生代企业家红色传承、事业传承专题调研,举办未来之星、最美新锐禾商等系列评选,健全完善年轻一代企业家培育引导工作机制。在人才环境方面,针对当前人力资源市场混乱、无序、乱象丛生的生态,借鉴山东等地经验,探索成立人才全链条供给、服务和管理的国有人才集团公司,发挥政府“有为之手”的作用,提高社会效益,缓解当前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的突出问题。二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持。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支持规上中小型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对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给予20万元财政奖励。鼓励规上中小型企业独立建立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对经认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给予100万元支持,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50万元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按省级财政补助给予1:1配套支持;对新认定的省级企业研究院,给予100万元财政补助。对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支出100万元及以上,且增幅达到15%以上的,按研发费用支出的10%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四、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我市一直按照“北斗七星”工作格局,围绕增强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和人才要素的集聚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进入全国前20。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要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金名片,按照“对标国际、全国一流、长三角最优”的建设目标,努力实现“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开放水平最佳、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一是完善“96871”服务平台。2020年,我市依托“96871”平台推出防疫知识宣传、防疫物资发放、复工复产指导、惠企政策解读等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惠企政策线上兑付的全流程试点工作。今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数字化改革的要求,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以“96871”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为枢纽,建设科技、涉外、金融、人社等分平台,为企业提供集政策兑现、服务咨询、要素供给等一站式的服务。二是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为将“三服务”活动纵深推进,着眼打造具有嘉兴辨识度的服务企业2.0版,我们印发了《企业网格大走访暨“我为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守根脉、保平安、办实事”主线,统筹推进线上闭环服务和线下精准走访,切实解决一批企业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三是深化降本减负。近年来,我们及时落实已经出台的企业减负政策,推动水、电、汽、用地、物流、融资等成本下降,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每百元营业收入的成本为85.2元,较2015年下降了1元。今年,我市又出台了“惠企20条”,助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金融方面,开展“融资畅通、金融赋能”行动,针对规上中小型企业融资需求,提出全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5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比超过20%;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25%的目标任务。土地保障方面,我市正在持续深入推进差别化供地政策,对于符合产业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项目的规上企业新用地需要,可以实行弹性出让年限、租让结合等差别化用地政策。

下步,全市经信系统将与社会各界一起,抢抓双循环的发展机遇,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将绿色低碳作为根本要求、将服务型制造作为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推动规上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再次感谢你们对这项工作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