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印发2020年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按照“精准评价、突出激励、有效帮扶”的总体原则,提出6项年度目标,分解落实11项重点任务、27项具体工作,全力构建与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相协调、与落实首位战略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相适应的“亩均论英雄”改革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政策体系、考核体系。 一、突出精准评价,加快五大转变 一是从亩均税收口径各异向市域一致转变。着眼一体化发展全局,统一市域内工业企业税收、用地核算口径,增强亩均税收数据纵向、横向可比性。二是从评价宗地企业向评价法人企业转变。将承租企业从之前的“捆绑式”评价中释放出来,充分挖掘其高质量发展潜力。三是从全行业综合评价向分行业评价转变。选择与五大产业集群关联密切、体量适中的化工、化纤、印染、织造、汽配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实施分行业评价。四是从全行业统一指标权重向差异化设置转变。对劳动密集型行业阶段性降低全员劳动生产率权重,鼓励企业稳岗位、扩就业,对能耗高、排放高、效益低等“两高一低”行业,提高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污权工业增加值权重,加强逆周期调整。五是从政策优惠计入税收基数向享受加分提档激励转变。对政策性减免退库税额和先征后退税额较大、技术改造投资和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较多的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给予加分或提档等方式进行激励、扶持。 二、突出精准配置,扶持四类企业 一是全力支持A类、B类企业高质量发展。叠加运用并不断创新实践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减免、优先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电成本、优先保障土地需求、优先保障用能权和排污权新增量交易、提高技改投入补助比例、上浮贷款抵质押率等一系列正向激励手段,尽最大可能降低A类、B类企业各类要素成本,全力稳住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二是全力帮扶受疫情冲击严重企业。建立“风险(困难)企业库”,对库内企业免予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加价政策。提高资源要素差别化加价征收资金的统筹使用力度,对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升档的企业,鼓励具备条件的县(市、区)给予企业适当奖励。三是分类分档精准帮扶重点外贸企业。对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严重、评价降档的企业,依据对美出口比重、评价档次下滑幅度不同,继续执行好阶段性资源要素配置政策。四是积极扶持重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对在省疫情防控一级应急响应期间,生产重要防疫物资成品,列入我市应急物资生产企业目录名单的工业企业,通过给予适当加分、按近三年最高档次评价结果实施要素配置等措施给予扶持;对其中接受政府征收、调拨的企业,通过提档、不列入D类等措施给予扶持。 三、突出示范引领,深化三项考核 一是探索发布两项指数。根据亩均效益六项指标情况,计算并发布各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重大产业平台亩均效益综合指数、领跑指数,激励各经济主体、各产业平台争先创优。二是季度监测两项指标。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季度监测,为分析研判经济走势、推进企业精准服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提供重要参考。三是遴选五类“领跑者”。市、县(市、区)全域联动,开展工业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遴选一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领跑者,在重大会议上专门予以表彰,在财政补助和评先评优上给予重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