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出台了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氢能源产业政策以及疫情防控“暖企十六条”“五减一补”等扶持政策,并将3月份定为“政策兑现月”,举办应对疫情企业政策兑现专题培训会,加快兑现各类惠企政策。比如,在工业方面,1-6月已累计兑现各类奖补政策共计2.06亿元。在科技方面,按照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1-6月已发放科技方面奖励补助5865万元。在外贸方面,加强对放型经济发展、稳外贸等方面扶持,1-6月已兑现资金8142万元。在人才方面,出台人才新政2.0版,在引进高端人才、顶尖人才项目、高端创新团队方面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1-6月已兑现人才专项补助资金377万元。 二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我县通过大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采取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积极发挥金融机构“稳定器”作用。全县力争到2020年末,全县本外币贷款新增达220亿元,制造业贷款新增45亿元,向上争取再贷款资金6亿元。通过大力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免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提供财政贴息支持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6月已累计减息5760.8万元。对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费用费率在原有基础上下调40%,截至目前已累计降低担保费用201.55万元。设立5亿元纾困基金,已为新思考电机解决2000万元的原材料资金短缺问题。设立“红色复工贷”金融产品,支持全县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党员个体工商户和党员小微企业主复工达产,截至6月底获得授信7.13亿元。 三是强化企业梯度培育。一是积极培育实力雄厚大企业。继续深化大企业培育计划、独角兽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深入开展“凤凰行动”,强化企业上市辅导,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截至目前,累计已有上市公司7家。二是大力扶持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培育一批具有独特专长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已有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上规升级行动,加强培育扶持和跟踪服务,推动更多优质小微企业成长壮大。预计全年将有100家企业上规升级。三是开展产业链断供断链风险排摸。建立起断供断链风险清单、可供给清单和攻关清单,联动省市之力精准服务企业,有效防范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和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截止目前,已排摸出断供断链等风险问题100余个,可替代国外技术、产品27项。四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加快复工复产、逆势做大做强,引领嘉善全社会经济顺利平稳发展,我县出台了疫情期间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1-6月累计补助共计7104.3万元,涉及449家企业。 四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一是加强与创新平台对接。积极与浙江清华长三院对接,建立工作专班,并结合嘉善正在全力发展的智能传感、生命健康等“3+3”产业定位,谋划建设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嘉善生命健康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智能传感科创中心2个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对接,编制祥符荡科创绿谷科技合作发展规划,目前已进入规划编制调研阶段,谋划在祥符荡科创绿谷共建“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创新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对接,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在祥符荡科创绿谷共同打造长三角智慧绿洲。与复旦大学对接,拟合作成立浙江复旦创新研究院,为省校合作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对接,目前就有关合作事宜达成初步意向。二是引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坚持高端引领,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制约,推动产学研紧密合作,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院士专家与企业形成研发共同体,帮助企业走精品高端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5家,省级院士专家站1家。三是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改进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引导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提高新产品产值率,着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截止目前,累计成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2家。四是探索建设一体化示范区“人才特区”。推进一体化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探索发布人才一体化发展指数。加大青浦、吴江、嘉善三地在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方面合作交流,注重数据协同和资源共享。探索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等标准化,在一体化示范区内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等资质互认互准制度。制定实施“人才特区”发展需求的特殊人才政策,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选人用人自主权。积极探索在不改变引进对象的户籍、档案、社保等情况下,柔性引进各类人才。五是强化企业品牌建设。以深入开展全省“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及认证集中申报试点为抓手,强化“品字标”品牌建设,全县共有市长质量奖企业2家、提名奖企业1家,县长质量奖企业26家,“品字标”认证企业30家,省市名牌产品83个。 五是落实各级减负政策。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级惠企政策文件精神,并出台了《关于印发嘉善县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补助“五减一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同,落实落细惠企助企活企政策。1-6月,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20.6亿元。在减税上,实施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下调至1%等减税政策,1-6月累计为全县企业减税0.94亿元。在减费上,认真落实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措施,1-6月已累计为企业减费6.14亿元。在减租上,累计为企业减租3643万元。在减息上,通过大力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免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利息、提供财政贴息支持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6月已累计为企业减息5760万元。 六是完善企业服务机制。一是开展“网格连企、暖心扶企”行动。建立起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经济部门联系主体的联挂联企“双机制”,由29名县领导包干150家重点企业,通过县领导牵头组建专班、联系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复工复产等指导服务。同时,制定《嘉善县“网格连企、暖心扶企”实施方案》,全县共选派县级机关驻企服务员100名、县级党建工作指导员12名、县级科技特派员15名、法律特派员15名、驻企健康指导员120名、市场监管网格员90名、税务员286名、信贷员400名,落实“点对点”驻企服务。驻企服务员通过及时了解并助推化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纠纷和矛盾,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企业复工达产面临的具体问题。今年以来,已收集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等问题3192个,帮助解决3177个。二是建立“96871”企业服务平台。在6月份建立“96871”企业服务平台并试运营,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企业帮扶行动,重点做好涉企政策服务、企业问询(办理)服务、项目协助代办服务、疑难问题会商和企业服务信息采编发布等。三是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全面梳理各级出台的惠企减负政策,主动把涉企部门的重点扶持政策送到企业,在疫情期间专门印制了嘉善县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汇编,及时发放给企业,助力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同时,将我县已出台的惠企政策发布到浙江省惠企政策信息平台,截至6月底已上线各类惠企政策237条,并对每条政策进行梳理归类,注明兑现流程、咨询联系方式,做到让企业看明白政策。四是着力解决企业难题。通过企业码“码上诉求”、企业服务平台、热线电话等方式,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多渠道收集企业意见建议,着力化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并建立健全问题收集、筛选交办、协调反馈等机制。今年以来,通过服务平台已累计解决企业问题、回复企业咨询共1383个,通过建立疑难会商“县长破难”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了40多个涉及转型升级等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