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专门提到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小巨人”撑起“大创新”,在工信部日前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嘉兴共有70家企业上榜,入围数量位列全省第3。截至目前,嘉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累计达到10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这些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是实现产业链安全稳定、自主可控的重要支撑。 今天我们来到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看这家企业如何在单一领域深耕十余载,在一张“纸”上做出了一篇世界前三的大文章,直接替代进口品牌,成为了中国造纸装备企业中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和一般企业生产车间不同,华章科技的车间里没有全自动的生产设备,也没有整齐有序的流水线,更多的是埋头于计算机的研发人员。 作为一家重视科技研发的企业,走进车间,记者看到几名工程师正对一台大型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不久后这台设备就要发往湖南的一家大型造纸厂。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部项目经理李家华说:“我们公司可生产各种包装纸以及特种纸,比如在卫生纸领域,克重高的可达几百克,低的可达十七、八克,这个指标基本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和国际的一些系统供应商相比,我们在价格上有很大优势。” 一般来说,纸张克重的覆盖面越广,就说明传动控制系统的精确度越高。目前,企业生产的造纸设备及其传动系统已经牢牢占据国内头把交椅。 创新的成果是甜蜜的,但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公司创业团队仍然记得,在公司成立初期,因设备科技含量低、产品稳定性差,面临巨大生存压力。为此,从2003年开始,华章科技以年均10%以上的增速不断加大科研投入,但在当时,国内高端造纸设备市场均被欧美公司垄断,华章科技想要做大做强,也举步维艰。 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慧勇说:“对进口和国内产品,中国企业很大倾向于进口产品,所以我们在人才引进上跟各大高校以及桐乡科技局加强合作,从全国造纸行业内给我们引进有造纸控制系统经验的人才。” 创新是致胜的砝码。依靠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公司已建有省级企业研究院、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每年研发投入2000余万以上。拥有知识产权总数137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22项,软件著作权33项;制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产品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公司生产的造纸核心部件,如流浆箱、遥振、磨浆机等,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可替代进口,流浆箱已突破车速1400米/分、幅宽7米以上。纸张的匀度、耐破、关键设备的吨纸能耗均优于国内同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车速1000米/分,幅宽7米以下纸机,整机已完全能替代进口,在占据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走出国内。 李家华说:“国际上给安德里兹、亚赛利提供复卷机系统,国内每年有一百多套,国际供应商也有十几二十套。”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接下来,华章科技在智能制造上将以“造纸企业全职保姆”的定位,以智能制造、互联网 、数字技术为方法,实现“设备无忧”式生产。同时,以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为抓手,把更多的中国造纸成套装备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