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代会·嘉兴工业这五年④|加强企业培育,推动城市经济扩量提质
|
发布日期:2022-02-25
|
来源:市经信局
|
浏览次数:
|
字号:[大 中 小]
|
|
|
|
这五年,嘉兴坚持抓大不放小,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6558家,其中产值超百亿企业达到11家,超10亿元企业177家,超亿元企业1982家,分别较2016年增加了6家、61家和627家。 构建“五企”培育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这五年,我市深入实施“雄鹰”“凤凰”“管理对标”“放水养鱼”计划,开展“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双倍增”行动和“上市100”专项行动,围绕打造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链主型”企业,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领跑者和大企业、大集团后备军,集聚一批具有高成长裂变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和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截至2021年底,累计培育雄鹰企业13家,领军企业10家,单项冠军1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4家,隐形冠军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瞪羚企业113家。编纂出版了《寻找中国制造隐形冠军·嘉兴卷》。 推进企业管理提升,形成上市企业强大方阵 这五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规范化运作,从2017年开始实施工业企业股改专项行动,推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裂变发展。实施企业管理对标工程,围绕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数字化管理等十大领域,开展星级评价。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新增股份公司3367家,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70家。 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五年,我市鼓励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开发首台(套)产品。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认定技术中心国家级7家、省级116家,分别较2016年增加了2家和48家,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首台(套)产品3项和106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累计入围省级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4个。 未来五年,怎么干? 下一个五年,我市将持续发展壮大“雄鹰企业”和“链主型”企业,加大要素保障、人才支撑、融资畅通、数字化改造等政策支持和集成力度。鼓励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开展“雏鹰行动”,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遴选一批具有高成长发展潜力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培育企业。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行动,推进规上制造业企业的星级评价工作,争取规上制造业企业管理对标提升全覆盖。 2022年,力争新增单项冠军(培育)企业5家,“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2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家,新认定市级以上首台(套)产品80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