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计划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大厅 > 总结计划
嘉兴市经信工作2021年总结和2022年思路
发布日期:2022-03-28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信系统深入贯彻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制造强市和数字赋能两大战略,聚合力、强落实,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94.5亿元、总量列全省第3,同比增长14.0%、高于全省平均1.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67.7%、41.4%、19.8%和18.1%,分别列全省第3、第2、第2和第1。

一、2021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有力夯实。一是新兴产业培育成效初显。对标对表先进地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扶持力度为历史最大。成功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上海城市群,开启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新里程。二是产业链基础不断夯实。聚焦集成电路、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等12条标志性产业链,启动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1+4”行动。建立由市级相关部门领导和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共同担任产业链“链长”的“双链长”工作机制和“链长+链主企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工业标准”推进模式。按照“一链一方案”要求,编制完成了光伏、紧固件等2个细分产业链提升方案,数控机床、半导体芯片等产业链提升方案也正在抓紧制定中。召开电力设备、汽车零部件和通信设备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会,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三是项目招引建设持续发力。深入实施“一局长一项目”,全市共引进亿元以上备案内资项目284个,新增工业用地内资备案投资额1073.5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9个,50亿元以上项目5个。聚焦“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工业强基项目”“两未项目”等三张清单,围绕“开工率”“投产率”2项关键指标,加强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83.4亿元,同比增长11.1%,总量位列全省第2。

(二)数字经济一号动能不断激发。一是聚力开展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围绕省市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牵头开展全市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全力推进智能光伏、现代家具、合成纤维产业大脑试点建设,并积极参与全省化工产业大脑联建,加快推进敏华、富通、良信、桐昆4家“未来工厂”试点企业和4个新智造试点建设,稳步推进“多杆合一”“数字化招标”“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一键报表”等9个省级多跨场景应用试点建设,不断迭代升级数字经济综合应用门户。二是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制定实施《嘉兴市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和《嘉兴市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2年)》,成立了嘉兴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谋划了一批行业级、园区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各类新模式新业态试点不断涌现,包括培育创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2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省级试点示范企业34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3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14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1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三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培育。全力推进南湖、嘉善、桐乡3个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注重产业链、人才链和创新链协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以闻泰通讯、立讯智造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产值超400亿元;以晶科能源、正泰新能源、福莱特、隆基、阿特斯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光伏产业产值超600亿元;以斯达半导体、格科微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超110亿元。闻泰通讯、晶科能源2家企业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格科微电子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日善电脑显示屏、赛晶亚太半导体IGBT功率器件、“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等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四是加速布局数字“新基建”。制定出台《关于在全市推行5G基站建设“一件事”集成改革的指导意见》,建立5G基站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和疑难站址协调攻坚推进机制。全面推进“多杆合一”省级应用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铁塔(5G站点)8182个、累计开通5G基站8011个、5G基站覆盖密度居全省第1。

(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一是实施“两高一低”专项整治。制定出台《嘉兴市传统产业“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嘉兴市“低散乱污”园区整合提升攻坚行动方案》等一系列行动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监管,对整治进展情况实行“周通报、月检查、年考核”机制,全力推动两高一低企业整治提升和“低散乱污”企业(作坊)出清。全市整治高能耗企业247家、高排放企业307家、“低产出”企业472家,腾退低效用地2.2万亩,建成小微企业园24个。二是推进智能化改造。以无纺布、紧固件等块状优势行业和智能家居、汽车制造等新兴产业为重点,不断完善“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市级优秀服务商集聚区”的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全市662项智能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303.51亿元,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2685台,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8家。三是全面推进绿色制造工程。制定出台《嘉兴市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1-2025年)》,引导和支持企业对标绿色制造标准、先进能效水效标准,开展清洁生产,强化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全市创建绿色工厂63家、节水型企业31家,127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四是推动行业规范管理服务工作。认真组织开展2021年行业规范申报工作。组织11家印染企业进行规范申报,组织2家钢铁企业进行规范企业复审。开展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及试点园区复审,做好工信部2021年纺织服装品牌建设调查及典型案例征集等。

(四)企业梯度培育格局逐步完善。一是构建“五企”培育体系。建立“雄鹰”企业、“链主”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3家。协同相关部门落实“放水养鱼”有关政策,新增“放水养鱼”培育企业91家,累计达到408家。开展退规企业分析,入库“小升规”培育企业462家,从源头抓好“小升规”企业的发展质量。持续推进股份制改造,新增股份公司796家,其中规上企业变更设立474家。二是加强企业人才建设。针对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全力实施海外引才行动,全年共上报国家级创新人才152人,青年人才163人,省级企业创新长期人才165人。举办“星耀南湖·智汇制造”才企对接论坛,推进产才对接工作。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遴选“十佳”禾商领袖。发布2021年度企业人才投入指数百强名单,制定人才投入指数政策兑现操作细则,鼓励企业加大人才投入。三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蓝特光学等13家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工业新产品特别是首台(套)产品研发推广,全年新增国内首台(套)产品4项,省级首台(套)产品19项,省级重点技术创新和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37项。

(五)服务企业工作扎实开展。一是深化暖心扶企。发挥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优势,组织市级涉企单位纳入县(市、区)企业网格开展统一大走访。全市“三员”队伍累计走访个私企业62万余户次,帮助对接服务33.8万家次。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服务专项行动,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缺箱”“缺工”、政策获得感低等问题。深入做好行业服务,开展红船精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百名大师、百件作品”红色主题展系列活动,参展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自发捐赠了25件作品给我市,总价值超过1300万元。二是优化“96871”平台服务。推进惠企政策落地“一件事”集成改革,推动惠企政策线上“应上尽上”,截至2021年底,已上线市、区二级38个部门的政策事项249个,兑付资金6亿元。联合人社、税务、海关等部门开展企业码直播活动56场,在线观看30149人次。建立分级分办、属地为主、上下协同的企业诉求办理机制,形成诉求快速提交、后台及时受理、部门限时答复、企业满意度评价的工作闭环。全年共收集企业诉求39398条,实现100%反馈。三是推进降本减负。扎实开展降本减负宣传月活动,通过“96871”平台、企业减负专栏、发放政策汇编等方式,不断提升减负政策的知晓率。组织开展减负实地督查,督促国家、省、市三级层面的减负政策不折不扣落地。截至目前,全市共为企业减负273.1亿元,列全省第3。

二、2022年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2022年,全市经信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进制造业转型提质,加快打造长三角核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工业投资增长10%;规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8%;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10%。

(一)全力稳企业,推动工业平稳运行

一是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提振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信心放在突出位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小企业纾困帮扶的若干意见》,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全面落实国家、省减负降本政策,完善常态化督查机制,以督查促落实,全年力争为企业降本减负300亿元。落实国家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有关投诉,严厉治理恶意拖欠账款行为。鼓励国资、央企和大型企业加快与我市中小企业货款结算进度。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分行业树立优秀企业家标杆,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二是建立企业诉求快响机制。聚焦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缺工”、“缺箱”、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96871”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开通企业诉求快速响应通道。发挥网格员、税务员、信贷员“三员”服务机制作用,有效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助企纾困服务专区”,推动惠企政策直达、直享和在线办理,精准做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助企服务一网通办”和“意见建议一站征求”。

三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全面推广全省产业链“一键通”应用,建立完善产业链供应链苗头性问题预警机制,加强问题分析研判,积极应对突发情况,及时处置潜在风险。加大低压侧电力采集安装力度,为动态监测工业经济运行状况,感知产业链风险等提供有力核心数源支撑。建立产业链运输保障响应机制,对产业链链主和关键核心企业生产急需物资的运输需求予以保障。加强工业稳增长督查激励,建立“目标分解、月度亮晒”工作机制,切实压实各地抓工业的责任。

(二)着力稳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快重大项目招引。精准绘制我市产业链招商地图,紧盯链主(关键)企业、关键技术及产品、紧缺配套环节(企业)等,运用以商招商、以链招商、以资招商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内资项目招引和服务,力争重大项目早落地、早竣工、早投产,为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全年力争引进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80项,工业用地出让1.3万亩,新增工业用地内资项目备案投资额800亿元。

二是实施“985”稳投资行动。按照省里“三个超过、五个快于”的工作要求,全面部署开展“985”稳投资行动,突出抓好省市县长工程项目、百亿工业项目和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总投资100多亿元的南湖亚瑟医药高端制剂产业项目、总投资89亿元的海宁晶科8吉瓦电池片和组件项目等一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确保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分别达到970亿元、900亿元和540亿元以上。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分产业、分领域、分链条实施智能化改造“十百千”行动,全年建成10个标杆示范项目,组织100个智能化技术改造试点,带动实施1000个自动化(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

(三)强化淘汰落后攻坚行动,打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

一是加大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建立高耗低效企业“查找、筛选、整治、销号”闭环管理机制,依托省“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3.0版,实现高耗低效企业线上预警监测、线下整治销号的全流程监管,推进“一企一策”精准整治,全年淘汰整治“两高一低”、高耗低效等企业1340家,其中关停670家,腾退低效用地2万亩,腾出用能空间50万吨标煤。以原市镇工业园区和村级工业集聚点为重点,念好“查、拆、治、退、整、转、提”七字诀,全面推进“低散乱污”园区整治,全年新(改、扩)建小微企业园20个。

二是深化企业综合评价。对印染、化工、化纤、纺织、服装、皮革、家具、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开展分行业评价,通过科学设置指标权重,提高印染、化工、化纤、纺织等高能耗行业C、D类企业的比例。加大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力度,倒逼D类企业和高耗低效企业增强整治提升的内生动力。

三是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加快创建绿色工厂。从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着手,积极打造绿色园区。以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为重点,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节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节水型企业建设。2022年,力争创建绿色工厂60家、绿色园区1家、节水型企业20家,完成清洁生产审核100家以上。

(四)强化数字赋能,全面建设“互联网+”高地

一是建设数字经济系统。贯彻落实省数字经济系统框架3.0版要求,瞄准“9+N”跑道,力争智能光伏、现代家具、合成纤维产业大脑上线运行,化工产业大脑加快应用;加快推进“多杆合一”“数字化招标”等9个省级重大应用试点建设,形成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新谋划一批地方特色应用并上升为省级重大应用和最佳应用,力争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做强数字产业。加快构建“333”数字产业体系,做优做强智能终端、智能光伏和新一代网络通信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数字安防三大特色产业,谋划布局柔性电子、人工智能、车联网三大新兴产业。用好互联网大会红利,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更多牵引性、标杆性的数字经济项目。加快建设嘉兴软件产业集聚区,提升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创园、嘉兴科技城、乌镇大数据产业园、秀洲桃园数字小镇等软件产业平台承载力。力争全年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0.0%,规上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超18%,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超30%。

三是深化数字化转型。分层分类推进行业级、园区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大企业、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加快建设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推进“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上平台上云,加快建设一批行业级、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一批制造业“云上企业”。以服务型制造为突破口,加快培育一批设计赋能、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模式新业态示范企业。

四是加快数字基建。加快推进“千兆城市”建设,持续提升5G网络质量和覆盖率,提升5G应用水平,提升使用感知,加快用户5G迁移;提升光网覆盖,大力推进有线宽带扩容升级;加快“千兆入户”,大力推广千兆宽带普及。

五是高水平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经贸活动。进一步健全世界互联网大会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市级层面统筹力度。认真梳理对接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参会重点企业、单位和互联网大咖,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后效应,健全“以赛招商、以展招商、以会招商”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大会全过程经贸对接和产业合作。

(五)强化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激发发展新动能

一是加快氢能产业发展。落实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集中资源和要素,在嘉兴港区重点打造长三角(嘉兴)氢能产业园,同步规范建设氢能科技园、氢能创新中心等,延伸带动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按照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的要求,加强氢能示范应用,打造全市氢能运营管理平台,推动氢能车辆准入数据、用氢车辆信息、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监控等统一管理。举办2022年嘉兴氢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氢能研发院所、知名专家、氢能产业链重要企业共商嘉兴氢能产业发展大计。

二是加速航空航天产业培育。研究出台《嘉兴市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若干意见》,明确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方向及工作任务。加快航天平湖产业基地、蓝箭航天中心等航空航天重点项目推进,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举办2022年第五届中国航天科技大会,营造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氛围。瞄准商业航天、航空配套、北斗和航空物流等细分领域,大力招引一批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外向型明显的重大航空航天产业项目,加快形成资源要素集聚、产城深度融合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三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南湖生命健康微电子产业园、平湖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药高能级产业生态园建设,瞄准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总部经济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贡献特别大的产业项目,加大招引力度。加快推进南湖亚瑟生物高端药物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嘉善云顶新耀生物医药项目建设步伐。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快制订补助细则,切实将政策落到实处。

四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围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开展断链断供风险排查,动态掌握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断链断供风险情况。聚焦氢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网络通讯、软件等新兴产业链,结合每条产业链不同阶段特点,从“建、补、延、固、强”五个方面,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按照产业链“双链长”制和“链长+链主企业+关键技术+知识产权+工业标准”推进模式,指导市级部门和县(市、区)制定细分产业链提升发展方案,将产业链关键举措落实、落细。继续组织产业链供应链供需配套对接会,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提升工程,推进建设15项左右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突破“卡脖子”技术、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制造业项目。

(六)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坚决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一是提升企业梯度培育。沿着“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的梯次培育路径,按照“一套培育标准+一个实施方案+一个动态培育库+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培育模式,着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的专精特新培育格局。成立长三角(嘉兴)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整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嘉兴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三方的优势资源,着重在人才培训、金融服务、技术创新、数字化改造、招商引资建设产业园区、政策申报、举办活动、受托管理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服务,力争率先建成国内以服务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为主的示范基地。全年力争新增“隐形冠军”5家、单项冠军(培育)企业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小升规”企业310家。

二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利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资源和载体,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开展技术合作攻关,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全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0家。突出智能装备、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氢能产业链等领域,深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力争新认定市级以上首台(套)产品80项。积极开展嘉兴市优秀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推介对接活动,力争省级工业新产品网上备案数达1000项以上,新产品鉴定数400项以上。

三是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和人才建设。实施企业管理现代化对标提升工程行动,围绕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创新管理、数字化管理等十大管理对标领域,开展管理对标星级评价。深化海外引才工作,完善常态化海外高端人才对接机制。落实优才支持计划,力争新增骨干型技术创新团队15个。优化企业人才投入指数模型,以百强企业名单为引领,推动企业加大人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