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信专栏 > 工作动态
经信干部的海宁战“疫”日记 | 众志移山在江南
发布日期:2022-04-11 来源:禾点点 浏览次数: 字号:[ ]

海洲街道的江南社区是海宁市众多社区中名字较为诗意的一个,突如其来的“4.2”疫情却打破了这里原有的宁静。本次疫情发生以来,江南社区在上级指导下,坚持抗疫自救,出色完成了防疫各项工作任务,为海宁整体防疫战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4月5日晚,我受组织安排,来到江南社区驻点支援防疫工作,与社区干部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五天下来,有三个字眼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疫情防控,“拼”字当先

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党员干部。疫情以来,社区干部、街道驻点干部、联建单位干部自觉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风格,连续加班加点,为了疫情防控拼尽了全力。社区书记张玮是一名退伍军人,平时话不多,但这几天嗓子已经哑得厉害,大把大把地吃金嗓子喉宝,我驻点五天以来,自认为睡眠时间已经非常少了,但却没有能亲眼见到他休息过一分一秒,每次核酸检测和物资发放现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可以说把“退伍不褪色”五个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带领下,江南社区的干部们拼劲十足,他们白天吃的是盒饭和泡面,晚上睡的是行军床,熬夜熬得眼圈黑了,喊话喊得嗓子哑了,辛苦和委屈他们只字不提,完美的答卷却一份份地交了上去。

联建单位也是好样的。4月9日凌晨2点,我在梦中被惊醒,听到大批人马集聚在我边上的会议室,走廊上灯火通明,透过玻璃门照在我的行军床上,直疑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爬起来一问,原来是社区半夜12点钟临时接到上级紧急任务,并要求在凌晨6点前完成。而联建单位文旅体局朱红副局长和实业集团苏钧辉总经理硬是在短短一小时内,从梦乡被窝里火速集结了60余名机关干部志愿者,出色地完成了这项紧急任务。天刚刚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来不及吃早饭,又迅速奔赴5000人规模的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直到上午10点。大家都知道海宁疫情严重,每一次奔赴前线都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但是每个人都毫不畏缩、勇往直前,一幕幕画面不禁令人动容。你不用问他们为什么,因为在社区办公室的墙上高挂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已经挂在了他们心里。

善于硬仗,“严”字打头

一是严守防疫阵地。疫情以来,江南社区迅速组建了强有力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由社区书记负责牵头抓总,联建单位“第一书记”负责协助,街道联村领导做好指导,建立健全了“碰头会”“接替轮岗”等工作机制,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建立起一支“坚守阵地、疫情不退我不退”的网格员队伍和“招之能来、来则能战、战则必胜”的志愿者队伍,以楼道为细分区域,积极开展防疫抗疫各项工作。

二是严格执行要求。“静下来”是当前防疫的最迫切要求,江南社区高度重视并加强防疫宣传,专门组建了巡逻队,除了全员核酸检测时允许居民们按照指定路线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外,平时一律严格管控,确保居民戴口罩、少出门、不扎堆,对于个别在小区散步闲逛的居民,及时进行文明劝导,力保社区“静下来”。社区还加强了“三合一”场所的排查,通过网格员巡查结合居民举报,对沿街店铺居住人员进行摸底,要求其锁门不外出,在小区内居民物资能够保障的前提下为商铺内居住人员提供生活必要物资,避免其出门。对于在扫楼、接访时发现的红码人员和密接、次密接人员,根据相关防疫要求,及时采取措施,详细了解情况并报送街道。

三是严肃防疫纪律。“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 江南社区坚决把防疫纪律挺在前面,防疫队伍里每位干部都自觉遵守防疫各项纪律,严格服从和坚决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及防疫指挥部的命令要求,做好自身防护,主动测温亮码戴口罩,坚决完成各项任务,从未出现过履职不力、精神懈怠、擅自脱岗、失责失职等不担当不作为现象。

服务居民,“暖”字托底

在社区驻点的五天时间里,深切感受到了基层社区干部的辛苦,也亲眼目睹了一件件全心全意服务居民的感人案例。

4月7日傍晚,江南社区近5000名居民盼望了一天一夜的2220份物资由海洲街道发放至江南社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在一小时内将这批物资有序发放至每家每户。这件看似并不起眼的小事,背后却凝聚了社区干部们大量的心血。为了使物资安全有序发放,江南社区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一是组织了一支有力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队伍,分解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并做好提前演练,二是耐心对来电询问群众做好安抚,解释物资迟到原因,劝导他们耐心居家等待,三是决定将物资集中地点设在小区外,使得工作人员转运物资时不受干扰,避免引发居民下楼围观所可能引发的小概率极端事件。物资顺利发放之后,看到居民们在朋友圈里开心晒菜,社区干部心里是暖暖的。

核酸检测是疫情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为了提高核酸检测率,特别是针对一些居民在健康码转绿后产生松懈心态的情况,社区通过“线上微信群+线下大喇叭”等渠道,及时宣传了“加强核酸检测,保住珍贵绿码”的道理,保证了社区居民的应检尽检。然而宣传工作做得太好,也意外带来一个“烦恼”。4月8日,江南社区按照要求不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但与此同时,一些居民已转绿的健康码又重新变黄,于是黄码居民们想起了社区的宣传口号,便纷纷打电话到社区,强烈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由于提出要求的居民较多,社区研究后及时向上提出了申请,下午又临时增设了核酸检测点,帮助黄码居民们完成了核酸检测,稳定了他们不安的情绪。

疫情期间,居民们遇事难免着急上火、情绪冲动,社区干部们始终怀着“暖心服务、忠诚为民”信念,努力克制委屈心理,耐心劝导,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矛盾化解在社区层面。来到社区的第二天早上,大家早早起来开始忙碌,但总觉得有点什么事情不对劲,总觉得太安静了。过了一会儿,有居民打到社区干部手机上,反映社区座机打不通,赶紧一查原来是机房出了问题。故障排除后,电话铃声又连续不断地响到了深夜,基本上是一个电话刚挂掉,另一个电话又紧接着打进来,这就是社区工作人员在疫情期间的常态。我没有时间统计社区每天要接多少个电话,我认为也没有必要统计,因为社区电话就是连续不断的热线。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分别对34幢楼建立了微信群,并发动“线上志愿者”帮助宣传防疫政策、解答居民提问、转发官方辟谣信息等,对于居民提出的求医问药、水电气缴费等具体需求,社区热心地提供了跑腿服务,满足了居民生活需求,也进一步减少居民“刚需”流动。

作为一名市级部门党员干部志愿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同心协力与江南社区的干部们一起做好工作,坚守使命,众志成城,为全面打好海宁“4.2”疫情防控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坚信,疫情终散去,山河永无恙。

(作者系嘉兴市经信局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处长、驻海宁市海洲街道江南社区市级部门党员干部志愿者 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