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根据指挥部工作安排,我结束在防疫物资保障组的工作,从海宁返回嘉兴。沿着海宁大道一路前行,沿途可见的只有挂着防疫标识的车辆以及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降为二级响应的海宁依然显得有些冷清。但我知道,海宁已经扛过了最危险的时刻,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快速发展,过不了多久,那个活力四射的海宁会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而这背后,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科学组织、高效工作,离不开我们无数干部群众的废寝忘食、努力拼搏。这一切,真是来之不易!
从4月1日接通知被抽调到防疫物资保障组,到4月11日为止,我在抗疫前线度过了十天十夜。今天回望这段难忘时光,有几个时刻深深地印入我的记忆深处。
一、欣慰,完成领导交办的第一份工作
4月1日下午2:35,接到组织命令,让我紧急赶往市防疫指挥部防疫物资保障组报到。当时我正在制定《嘉兴市“无疫工厂”创建工作方案》,初稿刚刚拟好,正在推敲修改,接到电话后,我急忙向领导报告,将手头的工作移交后就赶到了经投大厦。
到会议室时大家正在讨论,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马上摸清我市生产帐篷、棉被、移动电源、折叠床等生活用品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备今后防疫需要。由于需要排查的企业众多,时间又较为紧急,我通知了两位同志协助我一起尽快联系相关企业。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电话沟通,终于完成了对我市生产生活用品企业的排查摸底。晚上,根据这次摸底结果,结合疫情防控的需求,我连夜草拟了嘉兴市第一批抗疫物资保障联系企业名单,确定了13家联系企业。当我将这个结果及企业名单交到防疫指挥部,真正从本职出发为全市防疫工作作出了贡献,感到由衷地欣慰。
二、逆行,到疫情发生最严重的地方去
由于桐乡突发疫情,4月2日,防疫物资保障组一分为二,一组由市领导带队到桐乡,另外一组留守经开开展后续工作。4月3日,海宁疫情严峻,下午4:38,我接到电话,要求到海宁市政府与第一组汇合。
交接完工作,我匆忙回到家,简单收拾行李,没有来得及与妻子告别就开车奔赴海宁。车子开到海宁大道路口时,天色已经渐晚,海宁大道上的隔离卡陆续建立,卡口的工作人员对我说:“您怎么要进海宁?现在进去后就出不来了。”我说:“我是防疫指挥部物资保障组的,疫情要是控制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逆着出城的车流,我赶到时已是晚上6:40。夜色弥漫,空气散发着压抑的气息。会议室里,领导们都已经坐定,开始研究接下来的抗疫工作。一切都紧张有序。简短的会议后,我被分到了生活基本物资保障组,与海宁市商务局一道负责防控区内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为妥善做好4月4日1.4万份基本生活物资包的调配,我们开始了紧张的工作——紧急联系货源、安排运输车辆、拟定运输方案。时间一分一秒地快速流逝,等所有工作基本敲定,已经来到了4日凌晨2:30,新的一天就在不知不觉中来临。
三、紧张,与时间赛跑完成保障工作
海宁的疫情不断严峻,看着大屏幕上阳性人员的数字不断攀升,心里甚是紧张。随着二级响应升级为一级响应,“三区”范围不断变化。根据防疫指挥部要求,4月6日零时起,硖石街道、海洲街道、海昌街道、马桥街道全域按管控区要求进行管控,需要保障的居民数量也从数万人攀升到数十万人,物资保障组的压力陡然增大。
嘉兴市内的资源已经明显满足不了需求,必须寻求周边地区的帮助。接到命令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周边地区的大型商超进行对接联系。那几天,我们从早到晚不停地进行电话联系,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千方百计联系物资,费尽心思解决交通问题。我们总共向杭州、宁波,市内嘉善、海盐、平湖等地的供应商采购了数十万份的基本生活物资包,安排发送了数百车物资。与海宁市交通局一起协调联系货车、为驾驶员申请白名单、开具协物资转运调拨函、发放运输物资车辆通行证等等,那几天,拨打的电话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多。到最后,嗓子一直处于发炎状况,嗓音都变调了,每一次的例行核酸检测都觉得疼痛难耐。
辛苦的工作终于换来了收获,4月6日中午开始,生活保障物资包陆续派送到居民手中。当领到物资包的居民纷纷在网上晒出丰富的保障物品时,当社会各界一致交口赞扬时,那一刻,心中的大石头终怦然落地,心里感到了无限的幸福和温暖。4月9日,指挥部安排我去袁花镇村检查第二批物资的发放情况。来到袁花镇东风村的物资发放点时,我看到排列整齐的村民领到沉甸甸的生活物资包,齐口称赞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齐口称赞我们的领导、我们的干部,看着口罩后洋溢的笑容,听着质朴的话语(虽然有些不太听得懂),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四、感动,支持和关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这一段时间,虽然身处疫情严重的一线,但我一点儿也感受不到孤单,来自组织、领导、同事的支持与关怀常常让我感动,并给了我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力量。4月4日,来海宁第二天,由于海宁疫情严重,需要大量的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质,急需向省经信厅申请调拨省级物资储备。当我拨通电话,向省经信厅领导汇报了我们的情况后,省经信厅立马回复说,会全力支持我们嘉兴的抗疫工作,并协调绍兴给我们及时发送了所需的医疗物资,并嘱咐我要做好个人防护;4月7日,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打来电话,转达了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在海宁期间,我局王荣副局长一直在工作、生活上给予我细心的关照,指导我克服掉一个又一个难题;在我离开单位的这段日子,行业服务中心的同事独自支撑,但每次电话联系时,他总说能应付的了,让我不要担心单位的工作,并一再叮嘱我要保重身体,作好防护。像这样让我感动的时刻有很多很多,不一一枚举。
从海宁返回嘉兴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能这么快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每一次深夜返回住宿地时,车窗外总有交警在巡逻,我们觉得不孤单;每一次通宵工作,领导率先垂范、坚守岗位,我们觉得有力量;每一次路过街头卡口,看到工作人员在认真检查,我们觉得很安全,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换回了今天安康的生活。
上下同欲者胜。当前,国内部分疫情仍然处于高发时期,我们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科学防控,一定会走出疫情的至暗时刻,取得最后胜利。
(作者系嘉兴市经信局行业中心副主任 张会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