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行,光伏行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今天下午,嘉兴召开全市光伏行业调研座谈会,找准方向、凝聚共识、汇集行业力量,助力我市光伏行业在新一轮新能源发展中乘势而上,占得先机,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39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自动化生产车间和智能化仓库初见雏形,在隆基光伏科技10GW单晶组件项目现场,建设的热情比夏日的阳光更盛,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走进嘉兴阿特斯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车间,智能化生产设备一字排开,设定参数后,一个个机械手灵活操作,一块块电池片在流水线上制作成型…… 这是嘉兴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生动缩影。作为全省最早开展光伏“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的地市,嘉兴的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据悉,目前嘉兴共有3家光伏百亿企业,涌现了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形成了秀洲、海宁2个百亿产业集聚区。数据显示,1至6月全市光伏产值323.16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了疫情之下的平稳增长。 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嘉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成为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主动力,如何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我市光伏产业的发展活力?会上,行业协会代表、光伏企业代表围绕当前光伏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推进嘉兴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言献策。 海宁是全市光伏产业发展的佼佼者,目前海宁拥有电池产能21GW,组件产能26GW。“我们光伏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电池和组件,两者均处于产业链中游,在光伏产业链中属于低利润产品,竞争力较弱。”海宁市相关负责人说道。 2021年,秀洲区全区光伏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对全区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为50%,是全区的支柱产业,秀洲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面临的最大限制是土地,全区可用土地空间有限,存量空间不足,集中连片地块尤为稀缺。”也有不少企业表示,希望能在支持企业的新增用能、降低用电成本、助力企业“走出去”方面得到帮助。 “嘉兴企业要互相抱团取暖,守望相助,分享成果,携手共进。”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与我市光伏企业交流表示。 接下来,嘉兴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聚焦聚力“两个先行”,努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认真谋划光伏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提升方案,做好光伏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选对技术路线,推进光伏产业发展2.0版。同时汇聚政府、企业、协会、基金、服务基地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谋大谋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