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盐县紧扣“四敢争先”实践活动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万名干部助万企”精准服务活动决策部署,以“优环境、强服务、促落实”为目标、真心实意为企业出谋划策,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1-5月,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129.2亿元,同比增长4.5%;全县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15.53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市第4。全县主要指标回升向好,工业大盘呈现稳进提质强劲势头,为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一、压实工作责任,深化跟踪问效。一是人员力量全覆盖。组织全县20多个涉企部门骨干人员成立“助企帮扶团”,360余名助企服务员通过线上、实地走访等方式与对接企业开展常态化联系,实现752家规上企业助企服务员选派全覆盖。二是走访服务常态化。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落实“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通过面对面上门与企业家交谈,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和诉求,从产、供、销难题到要素保障实现全方位对接。截至目前,走访帮扶企业4520家次,开展助企服务人数1297人次。三是问题解决一站式。“助企帮扶”团依托“企业服务直通车”数字化平台,建立诉求收集、协调办理、回访评价的全程跟踪闭环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累计受理企业问题诉求1020个,办结诉求970个。 二、强化政策扶持,提振发展信心。一是加大政策激励。制定出台“专精特新”、“两化改造”、“土地有机更新”等专项政策,加大政策激励和导向作用,刺激企业发展信心,加快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二是部署资金兑现。召集各镇(街道)研究工业企业奖补资金兑现事项,就资金补助申报对象、申报条款、申报要求和说明进行培训指导,切实做到上下协调、快速行动、部署到位,充分发挥资金补助提振效应。三是推动稳进提质。按照省委、省政府“8+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要求,积极落实企业减负、降低成本等各项举措,推动政策措施精准滴灌、直达快享。截至目前,全县工发补助金额9000多万,兑现率超90%,位列嘉兴前列。 三、优化制度保障,提升服务质效。一是以服务导向优环境。打造周末“政企有约”、“周六在线”助企、“先锋书记惠企直通车”等特色助企服务载体,探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推动党员干部在优化县域营商环境中当先锋、打头阵、作示范。二是以能力导向强培训。围绕企业知识产权构建、退税减税政策和“小巨人”企业申报等服务企业专业领域,实施干部助企服务能力专项培训。制定助企服务员“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干部助企服务提供行为准则。三是以需求导向助惠企。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组织涉企部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菜单式”宣讲,将《2023年海盐科技新政》、《海盐县支持工业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现阶段就业人才扶持政策》及涉企法律相关政策落实在末端,确保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及时咨询、便捷办理。建立“专精特新”重点企业梯度培育库,为在库企业谋划“小升高”发展路径,通过梯度培育、申报指导,今年以来,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家,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