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进一步建立完善国家、省、市绿色工厂梯级培育机制,加大绿色工厂建设力度。为进一步推广绿色工厂标杆示范作用,特推出《绿色工厂看嘉兴》系列宣传,本期来看禾欣新材料如何成为绿色工厂“排头兵”。 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前身是1984年创立的嘉兴人造麂皮厂,2015年实施重组,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合成革制造的企业之一,禾欣从事合成革制造业已有40年历史。 近年来,公司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和产品工艺线智能化改造,目前拥有国家认可的CNAS合成革检测实验室,先后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浙江制造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认证。
新春刚过,乍暖还寒。沿东方路一路向北,进入马路左侧的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却能在火热的生产线上感受到阵阵暖意。 走进车间,可以看到一条条生态革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运行着。然而,作为一家材料制造企业,即使站在产线的旁边,也闻不到一点点异味。这样的变化背后,蕴藏着一家传统制造企业为绿色转型升级付出的努力。 如何做到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行业“领头羊”,禾欣深知,只有提高综合环保能力,与社会共担责任,实现企业经济和社会经济双重收益,才能真正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因此,2017年开始,禾欣首先将转型的攻克重点放在了绿色设计上,设计投入占研发总投入的比例从40%升至73%,一举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禾欣致力于提升和发掘聚氨酯合成革的产业链价值,致力于在原料生产、合成革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导入产品绿色设计理念,推动合成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供应商选择、原料获取、运输、储存等环节贯穿“绿色理念”,最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损害,让禾欣成为了嘉兴绿色工厂的“排头兵”,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也接踵而至——2019年,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2020年,获评为国家级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公司水性无溶剂聚氨酯合成革产品被认定为2021年度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绿色工厂并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荣誉,而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禾欣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指引,专注于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害物质回收技术,企业的单位产品能耗、水耗、资源消耗率、DMF回收率等均为行业领先水平,还主持参与制定了《合成革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多项国家标准。 以技术为支撑,禾欣充分发挥其在PU合成革的40年的技术积淀,从普通PU革向高性能、多功能PU革拓展。在此基础上,依托行业首家获评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禾欣技术研究院,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禾欣6R制造理念,并以此作为禾欣制造转型的总体方针。 “现在,我们以超纤皮革的创新研发和重新定义PU革为两轮驱动,积极研发可回收、生物基、全水性无溶剂三大主力绿色环保产品,打造差异化的功能性皮革。”介绍起产品,禾欣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产品的运输,离不开物流的支持。禾欣作为行业内首家使用智能化立体仓储系统的合成革企业,用全自动的库位管理实现了找库、运送的无人化操作。行走在包装车间,该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起了企业的绿色经验:“为减少物流包装的资源使用量,禾欣从设计阶段就开始注重产品包装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减少了物流阶段的碳排放量。”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翻开禾欣新材料的《2017-2025年中长期环境目标》可以看到,“使用有机溶剂生产的合成革数量每年减少8%”被列在最醒目的位置。 面对这样的目标,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的方针,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协调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企业绿色品牌,共创低碳社会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