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嘉兴已成功为市场主体减负突破千亿元……”今天,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减负助企,实干兴邦。在向“智造创新强市”攀登的进程中,嘉兴手握“四则运算”金钥匙,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成本、减负担,推动传统产业破茧成蝶,助力新兴动能星火燎原。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嘉兴再次用一组惊艳的数据,在企业减负降本的赛道上一骑绝尘:全市为市场主体减负295.7亿元,完成2024年目标任务的128.6%,惠及企业2.4万家,总数列全省第三。 做好加减法:减出活力 加出动能 在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嘉兴以政策创新为“利刃”,打破发展阻碍。 “在我们遇到资金困难时,是政策主动上门,帮我们及时解了燃眉之急!”嘉兴某科技企业相关负责人感慨道,当企业研发首台(套)装备时,资金周转一度紧张,正是“免报即得”政策让该企业迅速获得资金支持,研发进程提前推进。 这正是惠企政策“加法”带来的裂变效应。据悉,嘉兴打造的惠企政策直通车,把1266 项政策整合进“数字锦囊”,惠企资金“免报即得”,快速注入企业发展的“血脉”。2024年,全市兑付惠企政策资金24.71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装上“助推器”。 税费改革领域同样激荡着“真金白银”的破冰之声。 “十多年间,我们以经编网布和广告灯箱布起家,到环保装饰、功能运动材料和柔性膜材领域华丽转变,背后离不开新产品研发。此次我们将超600万元减负资金,用于再研发、再投资、再生产,企业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浙江明士达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他们正是税费“减法”的政策受益者。 政策赋能下,嘉兴减负工作从“广撒网”变为“精准投”,每一笔政策投入都能换来企业发展的显著成效,有力推动嘉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市为市场主体减免税收218.9亿元,占减负总量的74%。其中,新推行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政策,全市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企业共2965家,享受抵减金额33.59亿元。 善用乘除法:破除桎梏 倍增质效 “为企业清障破难,要做刀刃向内的‘减法’,更需远见卓识的‘除法’。在政策春风吹拂下,让老字号不再困于‘博物馆经济’,而是在智造浪潮中重获‘二次生长’的澎湃动能。”市经信局负责人道出改革深意。 就如嘉欣丝绸,顺应时代大趋势,“一边守住经典,一边跨界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和3D打印技术加强产品设计研发,推动旗下“金三塔”品牌销售同比增长30%以上。在裁剪等环节,嘉欣丝绸用上了自动裁床和模板机等自动化机器。通过使用模板机,工人原本需要3个多月才能熟练掌握一道工序,现在只要3天左右的培训就能适应整个生产流程。 眼下,嘉兴正积极抢抓设备更新战略机遇,以“真金白银”破除传统产业转型桎梏,推动丝绸、粽子、黄酒等“老字号”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 如果说传统产业焕新是“老树著花”,那么专精特新企业的崛起就是“新竹破土”。在擘画智造创新强市的蓝图上,“小巨人”企业已成为擎起工业经济“钢脊梁”。 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嘉兴同步写下专项激励“乘法题”: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行动,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给予中小企业梯度成长奖励资金,数据显示,近3年嘉兴累计发放专精特新奖补资金5亿元,激发专精特新发展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嘉兴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3家,列全国城市第19位、地级市第5位。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