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企业“最强大脑”,嘉兴交出领跑全省的年度成绩单: 2024年,嘉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77.43%,列全省第一;23家企业入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名单,31项首台(套)装备入围省首台(套)名单,均列全省第三。持续释放“最强大脑”创新创造活力,去年前11月,全市规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7418.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53.8%,均列全省第二。 
争配“最强大脑”,嘉兴企业向来舍得投入。卫星化学投资100亿元设立卫星未来研发中心,计划通过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创新项目,解决国家“卡脖子”的技术短板;加快培育光伏新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昱能科技着手打造国家级企业研发平台,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近年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智造创新强市建设,嘉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量突破4800家,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设置率稳居全省第一。事实证明,这些“最强大脑”不仅是企业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全市44件产品入选“浙江制造精品”,数量创历史新高。 设立研发机构需要大量真金白银,却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效益。嘉兴企业为什么乐于在该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渐成禾商共识固然是主要原因,政府“有形之手”优化制度环境、培育创新沃土同样功不可没。首先,优化制度环境,让企业创新更便利。优化出台《嘉兴市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在全省率先探索市级研发中心“达标即准、无感认定”,去年新认定市级研发中心超180家。其次,强化政策支持,让企业创新底气足。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提高全市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推动龙头企业建立总部型研发中心。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把企业是否敢于、乐于在创新研发上加大投入,作为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关键,全市各级各部门服务“靠前一步”、助企“更进一步”,以“浙里最‘嘉’”科创服务生态圈,激励更多企业主动作为、大胆投入,让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城市蝶变,核心都是创新。从过去拼汗水、拼环境到如今拼技术、拼创造,嘉兴正在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加速迈向智造创新强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让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的主导者、科技创新的组织者、科技项目的承担者,推动更多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在嘉禾大地充分涌流、高效落地、释放动能,是嘉兴置身新一轮科技创新发展大潮,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关键。这一方面需要更多企业和企业家,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不仅加大力度扩容“最强大脑”,更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努力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形之手”更加积极主动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以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措施和扶持政策,像支持企业配强“最强大脑”那样,坚定地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支持者、促进派。 
创新引领、科技支撑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智造创新强市的必由之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让创新成为企业的内生动力,我们就能在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过程中既有日益饱满的志气底气,又有越来越强的硬核力量。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