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技改是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速器”,是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眼下,嘉兴正掀起一股技术改造风,生产换线、装备换新、机器人上线……处处是朝气蓬勃的繁忙景象。《走进嘉兴新技改,探寻发展新动能》第二期,我们走进桐乡的新材料企业,感受“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之路。 “技改”赋能企业焕发活力 走进新凤鸣集团年产250万吨聚酯纤维材料、10万吨聚酯薄膜材料项目现场,两幢高耸的“超级工厂”映入眼帘。 从2024年2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5年2月15日第一卷丝轻盈落下,从一片虫鸣荒地到如今高速运转的“超级工厂”,新凤鸣仅仅用了364天,就创下新凤鸣项目建设历史上最快纪录。“亲眼看着平地起高楼,我们的项目进度条简直是飞速拉进,员工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企业生态也越来越有活力。”项目负责人郭惠良激动地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此次新技改入选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分三期稳步推进建设。如今第一期建设的65万吨产能中的25万吨已于3月底全部达产,另外的40万吨产能预计二季度投产,助力产业升级。 在两座高达31米的智能立体仓库里,超7.5万个货位正高效运转,迎接一卷卷丝饼自动“对号落座”。车间内,聚酯熔体通过喷丝板,瞬间化作纤细的丝缕,丝缕被卷绕装置整齐地缠绕在筒管上,一卷卷涤纶长丝陆续下线。 郭惠良告诉记者,在这座“超级工厂”里,产品从生产到仓储、发货的全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得益于智能系统的应用,空间利用率、作业效率大大提升,还将释放出更多人力,提升管理效率。” 据悉,2025年,新凤鸣集团预计全年在桐乡投入不少于30亿元,进一步提升企业差异化水平和盈利能力,巩固“链主”地位,为企业抢占新优势、焕发地方经济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撑。 “聚链成势”重塑核心竞争力 新材料既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被誉为“制造业基石”。 拥有规上新材料企业200多家,承包全球25%的玻纤新材料、中国31%的化纤新材料……可以说,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桐乡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动力电池材料、玻纤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纤材料三大新材料主赛道上形成全链式发展优势。 而桐乡新材料产业规模之所以能够稳居浙江八大新材料产业集群第一,也离不开新技改这一革命性的重塑。 以桐昆集团为例,作为传统“化纤”产业,曾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2019年,桐昆启动新型数字化技术改造,着力打造新生长曲线,整合集团行业优势蓄力研发。 如今,在桐昆聚酯纤维未来工厂,得益于数字强引擎,重点设备数采率近100%,人均产值提升63%,供热效率提升3%以上……实实在在、可观可感的数据,直接验证了新技改已是产业向“新”求质的一门“必修课”。 眼下,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也即将迎来验收,将进一步夯实企业技改实力。“2024年12月2日聚酯装置投料开车成功,目前纺丝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预计将于5月份全面达产。”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戚黎洲表示。 全球最长玻纤叶片制造所用的玻纤从巨石集团产出;风电拉挤板、光伏边框、新能源电池盒盖等新型材料在振石产业园不断出新……可以预见的是,一个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正在桐乡拔节生长。 新材料产业的聚链成势,是我市以技改赋能、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器”的生动一瞥。2024年,嘉兴新材料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06.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64.2亿元,总体规模列全省第一位,占全省比重约26%。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