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信专栏 > 工作动态
421.9亿元!嘉兴传统产业“破茧成蝶”闯新路
发布日期:2025-05-06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嘉兴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传统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

作为嘉兴工业经济的根基所在,传统产业不仅撑起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更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肥沃土壤。近年来,嘉兴市通过“两化”改造、集群化建设、技术创新和工业上楼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系统提升行动,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今年一季度,全市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421.9 亿元,位列全省第二。

智造赋能,传统产业的破茧之路

在生产力向新之路上,嘉兴传统产业闯出了一条突围之道。

不产一根羊毛,濮院却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年销量超7亿件,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无森林资源,嘉善却发展为远近闻名的“木业之乡”,云集索菲亚、梦天家居等龙头企业;从家庭作坊起步,平湖却蜕变为“中国旅行箱包之都”,产品远销全球,年产值超百亿元……嘉兴正是以其独特的制造业基因,才写下了这些“无中生有”的产业故事。

走进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独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图景:上万个纱锭在机器的操控下精确运转,智能屏幕实时展示生产数据,工人们只需负责监控与调整,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作为一家专注于羊毛、羊绒纱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上市公司,新澳纺织选择将“根”深深扎在桐乡,并在全球市场布局。“想要在变革中脱颖而出,关键是从‘织造’变‘智造’。”企业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纺织等传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作为深耕中国丝绸行业40余年的行业龙头企业,嘉欣丝绸在这场突围赛中率先破局,企业积极顺应丝绸产业个性化、时尚化消费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推进原料基地化、技术高新化、产品品牌化、产业和文化一体化发展,一跃成为拥有30多家全资及控股企业的现代化集团企业,拥有茧丝经营、织造、印染、服装制造、新材料研发、国际国内贸易、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全产业链,是中国最大的丝绸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之一。

“我们坚持‘攻守兼备、做强主业’,利用3D和AI加强产品设计与研发,并从2019年起搭建嘉兴本地、内地和东南亚三大服装供应链集群,同时关注绿色化、数字化改造。”嘉欣丝绸相关负责人介绍。不疾不徐,稳中求进,回望来时路,嘉欣丝绸前行的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政策护航,构建产业升级新生态

知名品牌少、影响力小曾是嘉兴传统产业的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嘉兴不断推进质量品牌提升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订,开展“品字标”等高端品质认证,一手推企业“创牌”,一手培育创建“名牌”,加快推进“从无牌到有牌再到名牌”步伐。

今年,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中,嘉兴的雅莹集团、景兴纸业、新凤鸣集团3个案例入选,数量排名全省第二。嘉兴“数字三品”IP站上全国舞台,标志着嘉兴传统产业叩开“高端赛道”的大门。

不难看出,传统产业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托举。

2023年,嘉兴出台《关于支持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推出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的25项举措,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去年8月,嘉兴市印发《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1月,市经信局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政策操作细则》。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嘉兴传统产业及历史经典产业向‘新’而行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企业在政策的支持下,信心倍增,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目前嘉兴正在梳理第一批历史经典产业企业,对入围企业进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或奖励,使其能够高质量地传承发展。目标到2027年,全市历史经典产业年产值达到200 亿元以上。这些历史经典产业承载着嘉兴的文化底蕴和产业特色,通过政策引导,将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嘉兴特色的产业名片。

来源:读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