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嘉兴以新型技术改造为笔,在产业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 去年,嘉兴成为首批国家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目前全市20个新型技改试点项目100%启动,累计投资137.16亿元,整体投资进度达58%。每一个数字都见证着这座城市推动新型技改试点、设备更新、“两化”改造、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深入践行“大”技改理念的坚定决心。 东风已至,“新技改”巨轮正乘风破浪,驶向产业升级的新蓝海。 数智引领,迈向未来工厂新图景 塔吊旋转、工程车穿梭、机器声轰鸣……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尼得科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尼得科马达)转向助力马达产业链提升项目现场,只见建设如火如荼。 “该项目已完成投入69%,剩余部分将陆续完成投入。”企业相关负责人边走边介绍。作为尼得科集团在华单次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尼得科马达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魄力与决心清晰可见。 在数智赋能工业的时代下,尼得科马达通过建立电机智能工厂,构建了从设计、制造、智能检测到监控、管理的高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而此次新技改项目——转向助力马达产业链提升项目正是数转智改过程中的一次华丽落子。 “未来,关键组件从原材料投入到组件完成将由半自动提升为全自动,同时可通过AI智能图像判定来检测产品质量。”上述负责人介绍,届时,AGV小车穿梭于智能仓储区,实时数据在大屏上跳动都将变为“实景图”。 眼下,一座座未来工厂在嘉兴全域拔地而起。而尼得科马达正是通过新技改项目,实现系统集成、数据互通,达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透明化,从而向“未来”迈进。据悉,目前尼得科马达电机的产能已经达到了年产2500万台,其中新能源电机为30万台。待此次新技改项目全部完成投产后,其年产量将达到3400万台以上。 产能扩容,绘就绿色发展新路径 这样的“大”技改工程在嘉兴并非孤例。 在浙江独山能源有限公司,总投资130.8亿元的年产400万吨PTA及210万吨智能化、功能性差别化纤维一体化项目已处于收尾阶段。在项目建设现场,产品仓库、综合楼等建(构)筑物已经拔地而起,PTA装置、聚酯化纤一体化装置等“软装”也已“到岗”。 “该项目目前三套90万吨聚酯纤维装置、270万吨PTA装置已投产,在建的剩余270万吨装置和40万吨聚酯将于25年第四季度进入试生产。”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投用后能够增加当地PTA产业集中度,提高PTA产能与效率。 据悉,独山能源是新凤鸣下属公司,而PTA是生产涤纶长丝、短纤的主要原材料,每生产一吨涤纶长丝需要约0.855吨PTA。作为PTA供应“大户”,独山能源PTA产能提升,能进一步提高新凤鸣长丝产品质量以及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该项目投产后,独山能源在原有的500万吨PTA产能基础上,将新增600万吨PTA产能、60万吨聚酯纤维产能,形成年产1100万吨PTA、150万吨功能性纤维产能的规模。”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攀“新”逐“绿”的道路上,独山能源始终在书写“大”技改文章。近年来,独山能源陆续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生产装置、工艺技术,同时积极进行蒸汽节能技术改造、循环水泵节电技术改造等节能技改项目。通过改造,企业的“含绿量”更高了。 来源:读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