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信专栏 > 工作动态
嘉兴加速布局生物制造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5-05-09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潜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生物制造产业正加速进入爆发期,技术优势不断释放、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关键制高点。

嘉兴加速抢抓生物制造“风口”,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对降低我市进口化工原料依赖、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造”就“超级工厂”

人造肉、实用蛋白、生物医药……生物制造“造”出新赛道。

生物制造到底是什么?它一般又称为合成生物,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化工、生物材料、生物农业、生物食品、生物能源六大领域。

生物制造就像生物领域的编程,只不过程序员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实现软件开发,生物制造则是通过基因编辑、基因重组技术去改造细胞内部,通过对细胞进行功能编程,生产出想要的产品。

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江南大学教授李江华解释,生物制造就是让一个个细胞成为“超级工厂”,源源不断生产特定的物质,从而打开“一切皆可造”的想象空间。

通过生物制造,不用开采石油就能制造燃料,通过细菌培育可以生产塑料、尼龙,利用藻类可以生产淀粉食品,用秸秆批量生产生物基纺织材料等场景,都能成为现实。

与传统的化学制造相比,生物制造具有环境更为友好、资源限制更少、合成能力更优、制造成本更低等优点。

据市经信局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嘉兴生物制造领域企业有17家,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16亿元,在生物制造各细分领域均有相关重点企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生物医药领域,位于嘉兴南湖高新区(嘉兴科技城)的恒敬合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独创的突破性技术建立生物药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平台,完成研发了多种药物。而位于秀洲区的盛泰英诺(嘉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批获得国家授权的中国人胚干细胞药物研发公司,也是国内首个《分化胰岛细胞药物》团体标准第一起草单位。

不仅如此,蓝鲸生物能源致力于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的生产;嘉澳环保超前布局生物航煤,填补国内规模化量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空白;钱江生化的赤霉酸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达到20%以上;墨卓生物开发单细胞测序和单细胞分选等科研仪器……嘉兴在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化工、基因编辑等领域全速“抢滩”。

小生物撬动大产业

生物制造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必争领域。嘉兴在发展生物制造产业方面优势何在?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全市化工化纤产业基础雄厚,具备转型生物制造的条件。

嘉兴是化工新材料产业大市,也是化学制造强市,在聚丙烯、聚氯乙烯、脂肪醇、聚酯纤维及其衍生产品等多个优势细分领域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已形成相对成熟的规模化生产体系和完善的上下游供应链。

数据显示,去年嘉兴新材料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06.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64.2亿元,产业规模占全省的27%(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位),如乙醇、甲烷、乙二醇等化工原材料均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来生产,为转向生物基材料合成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成熟的工业配套和产线改造基础。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创新型产品生物基纤维形成的双组分复合纤维,具有极佳的卷曲弹性;中科国生与桐昆新材料研究院共同开发的生物基呋喃聚酯纤维,于2023年9月中试试车成功;新凤鸣集团“生态环保纤维材料”研究中心入选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实现100%生物基聚酯每吨减碳约58%……

这类本土龙头企业通过改进制造方式和调整产品结构,都有条件发展生物制造,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我市的科创资源正加速形成技术支撑。南湖实验室挂牌全国重点实验室,其“发现大脑‘有形’生物钟的存在及其节律调控机制”创新成果成功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全省多维组学与分子酶学重点实验室”入选生物医药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嘉兴未来食品研究院与五芳斋合作开发,助力研究成果转化落地。

开启“造物”新未来

作为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生物制造发展潜力巨大,是各地争相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

天津依托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生物制造谷”产业基地,拥有总投资近20亿元的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上海拥有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聚集了凯赛生物、蓝晶微生物、奕柯莱生物等一批国内龙头企业;深圳设立国内首个合成生物研究所,建成国内首个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目前,嘉兴相较于长三角其他城市,在生物制造领域的超前布局与政策支持上缺乏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完善、高效的产业链条。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未来嘉兴将从“化学制造强市”向“生物制造强市”转型,将生物制造产业作为我市未来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布局,谋划实施一批生物制造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壮大一批生物制造产业链骨干企业,打造创建一批省级生物制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快推动我市产业结构提质升级。

对于产业布局而言,区域错位发展至关重要。南湖区、秀洲区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可重点培育创新药、原料药中间体、医药生物材料产业;嘉善可依托归谷嘉善科技园布局培育体外诊断;平湖可依托博格隆、泛亚等专精特新企业,聚焦健康食品等细分领域,打造合成生物产业集群;海宁可整合浙大国际校区等科研平台资源,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桐乡可立足化纤产业基础,积极探索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谋划培育生物化工、生物能源产业。

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