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经信专栏 > 工作动态
“嘉”速AI+, 三年冲千亿!
发布日期:2025-07-23 来源:市经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7月17日,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强调了“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提出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如何进一步抢抓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机遇?嘉兴以实际行动作出回应。

7月18日,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嘉兴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主题为“AI共生·智创未来”。这座位于长三角核心腹地的城市,正以“算力+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向着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千亿目标全力冲刺。

五大优势夯底气

布局“人工智能+”,嘉兴底气十足。

区位优势是嘉兴天然的王牌。目前,在长三角区域,多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集聚,其中,上海的基础大模型迭代突破,形成了“1+3”开源与商业并行体系;杭州有阿里云、商汤科技等一批国内大模型头部企业,这对嘉兴就近承接模型训练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十分有利。

算力优势是嘉兴的硬支撑。全市已建成“乌镇之光”、平湖润泽(一期)2个算力中心,在建项目5个,预计全部建成后,智算能力全国领先。去年,我市还被列为全省首个万卡算力集群。

数智转型优势是嘉兴的内生动力。机械臂以毫米级精度协同作业;AGV无人运输车依托5G网络高效穿梭;AI智绘智能设计平台让设计成本下降70%……通过持续大力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两化”改造,全市智改数转网联水平全方位提升,2024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水平1.0全覆盖,数字化水平3.0及以上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优势尽显。2024年,我市37家企业入选省级DCMM贯标试点企业,位居全省第一;38家企业入选浙江省第四批制造业“云上企业”,位居全省第二;13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位居全省第二。

政策优势是嘉兴的强大后盾。我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从资金支持、人才引进到项目落地,全方位为“人工智能+”保驾护航。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也将吸引大量企业和创新团队汇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凭借区位、算力、数智转型、产业数据价值化改革、政策扶持等五大优势,嘉兴正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

拥抱人工智能新时代

今年初以来,人工智能软硬件应用,让人眼前一亮。新产品、新技术的集中亮相,让外界感叹“AI真的近了”。

嘉兴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拥抱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去年10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嘉兴市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今年5月又出台《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面发力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和产业发展。

嘉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目前虽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呈现平稳较快、向好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人工智能规上企业实现营收266.2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省营收的10.5%,位居全省第三。

人工智能开辟了产业发展新赛道。

在晶科能源(海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械手组装动作灵活而精准,质检员工通过数字大屏对生产线上的产品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这里的人机协同场景,井然有序且高效。以往每条光伏组件生产线上的缺陷检测需要两名员工现场盯守,如今只需通过数字大屏,便可轻松监控整个车间的这道工序。晶科能源AI电池片CPK及硼扩均匀性提升获评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包括上述案例在内,全市共有5个案例获评省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未来已来,人工智能持续拓展应用领域和想象空间。在此次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该专业委员会将推动技术创新与交流,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软件产业中的创新应用,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同时为企业培养一批既懂软件技术又懂人工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嘉兴正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教育、科技、人才毋庸置疑成为关键要素,而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论坛当天,我市同步启动了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将通过竞赛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乘风”更要“造风”

人工智能浪潮中,嘉兴正不断加快竞跑脚步,“乘风”更要“造风”。

到2027年,嘉兴计划引育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垂直模型,实施15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100家、应用场景100个、“数智优品”100个、高质量数据集100个,人工智能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智算中心、长三角算力产业集聚地、长三角算力应用创新地,加快打造算力产业强市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

在嘉兴市经信局调研员沈林中看来,嘉兴加快人工智能发展,要积极构建多层次算力生态,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配置;要加快AI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系统性构建AI技术创新体系,把握新科技革命机遇。“聚焦多模态大模型的算法、架构与训练优化,实现‘AI大模型+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制造、医疗、金融、教育等重点行业。”沈林中表示。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基础,超智融合算力中心的建设,将为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中科曙光乌镇中心经理周捍珑认为,随着算力需求不断攀升,单一计算类型与架构处理器无法应对多类型、多样性数据处理任务,多元融合的智能超算才是未来通用算力基础设施的基石。他提出,要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连接算力生态圈,以互联网的思维运营算力,共建多元AI生态圈。

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是当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也将大力开展以算引商、定向招商、场景招商,打造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长三角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产业园,争创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应用赋能”和“具身智能”,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和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推进智能机器人应用技术研发、场景落地。

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广度与深度决定了数字经济的整体成效。嘉兴也将通过AI技术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引导企业实现组织形态、业务流程的重塑。同时,从技术研发、数字化培训等层面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维支持,破解转型瓶颈。

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向前,嘉兴将继续向“新”而行,乘AI之势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