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地出让的活跃度折射出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活力。
嘉兴锚定体量大、质态优的优质项目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化工、化纤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物联、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和人工智能、氢能、核药等未来产业引育项目。
在新凤鸣中鸿新材料项目的生产车间,聚酯熔体通过喷丝板瞬间化作纤细的丝缕,飞速而来的丝缕被卷绕装置整齐地缠绕在筒管上。另一端,两座31米高的智能立体仓库里,超7.5万个货位迎接一卷卷丝饼自动“对号落座”。
2月15日,总投资200亿元的中鸿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第一套装置正式投入试生产,距开工仅用时364天;项目第二套装置于5月12日投入试生产。预计两套装置满产后,将达到65万吨聚酯长丝产能,年产值50亿元。
随着总投资200亿元中鸿新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30.8亿元独山能源年产540万吨差别化纤维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00.2亿元耀瑞兴新材料绿色制造示范产业园、总投资96亿元恒逸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达产,预计新增产值超2000亿元,到2027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一边是大项目开足马力忙投产,一边是新项目争分夺秒抓进度,“两条战线”同步疾驰,积蓄强劲发展动能。
动能强劲。设备工器具购置398.78亿元,列全省第一
昨天上午,在秀洲区的嘉兴雅港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黄色的芳纶纸从机器传送带传出,工人们4人一组手法娴熟,待芳纶纸到位,迅速行动,手心从上至下轻巧一掠,一层芳纶纸便稳稳贴好。

这张薄如蝉翼的“黄皮肤”,不仅能助力航空飞行,让高铁飞驰,更能支持船舶建造。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从事芯材、蜂窝夹芯板材、全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他各类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商业航天、轨道交通等行业。
在雅港展示厅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崔阳指着国产间位芳纶纸蜂窝芯材,这是国内首创,是十大重点产业领域、工业“六基”领域中的关键基础材料,打破了航天领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了同型材料的进口替代。该材料在中国航发某重点型号发动机上实现批产应用,属于不可替代产品。
在厂区的8号楼,公司改扩建1500m³特种蜂窝芯材、400套预成形蜂窝复合材料技改项目已开工建设。“这个项目是‘零土地’技改项目,改扩建2条生产流水线,2年时间预计投入1500万元。”崔阳介绍道,依靠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生产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高,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实现翻番。
制造业企业是拼经济、增后劲的生力军。2022年,嘉兴在全省率先开展制造业“两化”改造,依托“两化”改造成效,2024年5月,嘉兴成功创建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自部署开展“两化”改造以来,有力促进了工业稳进向好、制造业转型升级、企业竞争力提升。1至6月共启动实施制造业“两化”改造项目2058个,拉动技改投资增长5.77%
“线上通过产业链上下联动,面上推进园区智能化改造、产业绿色化发展、企业安全化生产,高效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嘉兴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9700台(套)。
当下,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改造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技术改造投资方面,在国家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带动下,上半年同比增长5.78%,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0%,较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
产业更新。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7月18日下午,“AI共生·智创未来”嘉兴市软件行业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大会暨嘉兴市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活动不仅汇聚了软件行业精英,更吸引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众多制造业领域企业的积极参与,共绘AI赋能产业新图景。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头雁”,人工智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决胜未来的关键引擎。
今年,我市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出台《嘉兴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5—2027年)》,聚焦工业制造、商贸流通、现代农业等10个领域发布第一批10个应用场景开放清单,全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在良信电器(海盐)有限公司智能工厂的数字孪生平台上,生产流程正以数据流的形式精准跳动。
在电气元件领域,良信的智能型低压电器元件智能工厂深度融合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功构建了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三位一体的智能制造体系。
这一深度变革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益——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了21%,综合能源利用率提升了6.3%,研发周期缩短了30%,工单及时交付达成率更是提升了17.9%,充分印证了智能赋能在优化流程、提升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良信电器获评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标杆企业。
眼下,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赛道。人工智能与软件,就像齿轮与齿轮,越咬越紧。
嘉兴软件产业加速发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全市已累计培育省级数字化服务商58家、成长型浙江数商5家、规上人工智能企业117家。截至目前,全市规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111.4亿元,同比增长35.1%,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来源:读嘉